欢迎您访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四川省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站点地图 | 四川省教育厅
招生热线:0838-8204396
成教招生热线:0838-8203388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课改 > 课程改革

试谈中职课程建设完善过程中的若干变化与前瞻

未知 0次 2011.09.10 04:57

黄允刚

(作者单位: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自“以就业为导向来指导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确立以来,中职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可说是空前活跃。许许多多的新观念、新标准、新手段纷纷亮相,中职的课程研究可说是一片繁荣!


    追求教育与经济的“零距离”是中职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终极目标。有什么样的经济,就得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预期,才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现实。只有明确了教改的方向,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职教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也才有可能推测得出及把握得住未来的发展轨迹。

    一、课改决策依据的改变

    课程改革的决策依据是什么?就是对用人单位的用工及当前与即将需要的岗职能力的调查,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岗职状态的数据调查。对这些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相应课程改革的最有力的决策依据。

    所有的课程改革都从调查开始,从学生的就业市场的调查开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否则,不是一厢情愿就是只有校园繁荣没有教育繁荣。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往往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上,在相当大程度上忽略了从学生就业比例、就业质量与毕业生为行业作出了什么贡献这一根本标准。在如此的评价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最基层单位——学校,就会从本身的发展与生存出发,更多地关注“校园繁荣”。其特点有二:

    1.封闭性
    只见学校不见社会,不见经济。能招到学生的专业就是最完美的专业,甚至以这一观点来指导课程改革,这肯定是与当前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改方向背道而驰的。
    2.盲目性 只看求,不看需。只看求学市场的求需变化,不看就业市场的求需变化。个别专业的社会岗位需求数与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是1:24。
    所以,我们要求我们的课改决策必须从相关的调查中得来,所有的课程改革都从调查开始。
    二、课改评价标准的前瞻

    衡量职教课改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甚至是对职教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因”以就业为导向“方向的确立而发生重大变化,学生”能否就业,能否就好业“将成为衡量课改是否成功、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的一条。相应的标准尽管目前并没有形成制度化和条文化,但在理论上已确立了其地位,现在未能突破的仅是操作层面的困难。

    作出如此的判断,道理很简单:按上面所引述的某专业的供求比例为1:24的例子,那大量的毕业生都将长时间地停留在就业的门口。工厂如此积压产品就是面临倒闭,中职教育如此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崩溃。

    当然,为了生存,这部分中职毕业生最终也得找到自己的谋生职业。这种现象可以支持我们的两个推论:其一是中职学校在就业方面的效能溃退不可能像企业的产品积压那样迅速形成企业的生存危机;其二是若大比例的中职毕业生,长时期地从事与文化层次低、没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工一样的工作,薪酬没有任何优势,那中职教育的价值何在?

    三、专业设置的变化与前瞻

    如何调整专业结构,用一位中职教师的话来说:“中职学校应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那样按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此话作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前提的形象归纳。

    既然以“就业为导向”,那中职的课程设置就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动态性
    中职没有一成不变的好专业,只有不断地捕捉就业市场的信息,不断地进行相关调整甚至创造才能成为当时的好专业。这种动态性,不仅反映在专业设置的调整与创新上,更多是反映在课程内容的淘汰与更新上。

    2.复杂性 准确地讲是就业市场的复杂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复杂。

    对我市中职的专业结构进行分析,以就业为划分标准,大致可分为通用型专业和专业型专业。它们的逻辑划分大致为:就业方向以一个跨行业的岗位群为目标的专业可理解为通用型专业;就业方向以一种行业岗位为目标的可理解为专业型专业。如果这观点成立的话,我们的专业定位就得有意识地从就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方面强化这种认识与操作。

    番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份调研报告《通过毕业生调查优化财经专业课程的探讨》(《广州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用较为详实的毕业生调查数据引证出该专业课改的方向与内容。该校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踏实细致的调查工作作风着实是我市中职课改的福音。在此调研报告中,我们可发见我市中职在专业设置方面两项颇具价值的变化:

    1.在我市第一次用翔实的调查数据论证了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文中列出了8类不同行业的就业岗位及调查数据)的存在与合理性,从而奠定了通用型专业的理论划分意义与教学价值。

    2.财经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出现有可能引申出的新专业——文员专业。按番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对财经专业就业方向的理解,以“财经”命名已是不大准确,有可能引起考生的误解。其实他们的培养方向就是为社会提供既具有财经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语文能力又相对过硬的办公室通用人才——文员。

    四、教学内容、手段的变化与前瞻
    (一)教学内容的变化:
    1.以就业岗位为瞄准目标,彻底地抛弃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模式,追求贴近岗位要求的“生成型”的课程模式;
    2.根据行业变化、要求而出现的课程重组或调整;(烹饪类英语、“文员”专业)

    3.基础学科将会在追求贴近专业要求的前提下,将自己调整成精干实用的课程。如市无线电中专的数学教师,就在数学的向量与电工基础教学的融通方面,作了相当前瞻与富有成效的尝试。

    在这种情况下,相当数量的教学任务,只有校本教材、行业教材才能满足其个性化要求。
    (二)教学手段的变化:

    1.彻底抛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各一张皮的教学模式,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竭力打造出囊括整体教学指导思想、整个教学过程的理论、实践融通的教学系统。如市交通学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

    2.破解实践教学困局的利器-—仿真教学。

    上世纪80年代末,笔者曾参观与观摩了位于湛江的南油模拟钻井平台训练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为训练海上钻井平台的操作工如何正确应对井喷而设置的,能承担训练任务也能承担考核任务。系统能模拟出井喷时平台的诸种异常,而要求学员按程序做出规范的应对操作。由于该系统能模拟出井喷的现场环境而让学员接受严格的训练与考核,所以当时我国所有的海上钻井平台上的操作工,都必须经此系统的验证才能上岗。

    仿真教学,无疑是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的一个教学技术利器,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引进与研制出相应的仿真教学设施,肯定是促进我市中职课改的重要手段。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在仿真教学方面的努力:如市理工中专的电梯仿真教学系统;市无线电中专的电视、空调的仿真教学系统;市电子信息学校、市土房学校的“物业管理”仿真教学系统;还有市交通学校的汽修、市医药中专的片剂等等。

    五、对教师能力标准的变化与前瞻
    “双师型”教师是职教多年来的教师能力认定标准。在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这标准有继续提高的可能与空间。

    1.由于课改行为是以市场的需要为前提的,所以教师对相关行业的把握程度必须提高,必须与行业的发展同步。如此,学校就会更多地鼓励教师到行业去学习与观摩,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也会允许有能力的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兼职。我们能否这样理解:给予教师的这些空间,是与学校的课改的成功、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学校的基本教学措施之一。
    当然,具体执行起来就得保证提高课改质量、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的达成了。无论那一级的管理领导,都不可能允许将学习变成看新鲜,将兼职变成打工的。我们的这类行为都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的。这些教学目的甚至可成为教师业绩评价的量化指标。

    深刻把握企业的岗职要求,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课改,这是我们目前要努力做到的;将我们的教学研究成果,直接反馈到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中职教育的理想状态。如果我们的哪个学校、哪门专业的教学成果已达到影响行业、指导行业发展的程度,那么,我以为,那证明我们的这部份教学已经站在了行业发展的前沿!

    2.基础学科的教师要更多地研究本学科与专业学科的知识结合。(以旅游专业为例)
    如德育教师要研究西餐厨师与中餐厨师的行为气质差异,在提高中餐烹饪专业学员的文化品味上下功夫;语文教师要研究如何将导游专业的讲解、言谈、劝说能力转化为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将烹饪专业的菜名文化作为本学科的一个探讨内容;数学教师要考虑如何将数学知识与营养学知识结合起来。如此等等。 

 
 
选自《广州教学研究》总第389期 
 

Copyright © 2002-2024 SFZYZZ.CN. 四川省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ICP备案号:蜀ICP备12015760号-1
行政办电话:0838-8202802  招生就业处:0838-8204396  地址:什邡市京什东路200号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